1、两个选择(3/3)
某种程度上的,皇帝准备不再介意他这么个荣国府女婿的身份,正视起他十八岁便考上探花的价值,准备把他当自己人培养的信号。要是再有什么内容的话,皇帝知道他死了妻子,多半还有几句宽慰,但也最多如此了,总不能前脚才死了老婆,后脚就给人家张罗续弦吧。
可林如海是万万没想到,信中,皇帝还有个提议。
皇帝希望林如海送女儿去京城,由他来照看,以保全林如海最后的骨血。
就此,皇帝给了林如海两个选择。
其一,皇帝膝下子女虽然寥寥,但太上皇能生啊,数起来上百个孙子孙女呢,而诸王教养儿子还勉强上心,女儿就多少是放养了,让皇帝看得头疼,起意在后宫辟一处一块教养这些皇女。
既动了这个心思,自然少不得要为这些公主郡主找伴读陪侍,这不就巧了吗,名额给黛玉留一个。
这是选择一。
选择二,皇帝也没那么不近人情,信里特地提到,朕也知道你家丫头身体孱弱,既是入宫做公主郡主的陪侍,虽然不是宫人奴仆,甚至可以自己带一个两个丫鬟,但陪侍该做的事情也还得做,辛苦多少有一点。
反正你自己判断吧,你家丫头的身体状况如果确实不太好,无法进宫陪侍做个才人赞善什么的,也可以送到你岳父家,由你家岳母养,左右在天子脚下,天子照看起来也容易。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皇帝的暗示——大家都是聪明人,也就不点破了,反正皇帝肯定是要收拾荣国府的,但如果荣国府愿意照料黛玉的话,皇帝可以等到黛玉出嫁再收拾。
皇帝还说了,既然给了爱卿两个选择,自然不是什么命令,爱卿自己斟酌就好,入宫了,皇帝会好好照顾,不入宫,皇帝也会关照荣国府,不可怠慢了小姑娘。
但总之,无论选什么,黛玉都是没办法留在身边了。
皇帝这封勉强还算情真意切的信到此为止,林如海阅毕,长长吐了一口浊气,整个人靠在椅背上,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