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选择(2/3)
他倒不是揪心什么劳什子“丧母长女”,这在已经满头官司的林如海这儿连个脓包都算不上。更要紧的问题是,黛玉再留在扬州,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要步了妻子和儿子的后尘。
可是去荣国府难道就是什么好事了?
今上不喜欢宁荣二府,宁荣二府覆灭是旦夕间事!
也不用琢磨什么想个办法弥合今上和贾家的嫌隙了,没有一点弥补的可能——嫌隙在今上夺嫡时,宁荣二府先站太子,后站八王,很是给今上带来了一些麻烦,这仇山高海深,今上若没登基倒还罢了,既登了基,让你贾家讨得了好,天子的面子往哪儿搁?
就凭这个前科,宁荣二府的破落也就是这么几年的事,端看太上皇什么时候龙驭宾天,就这么个荣国府,老夫人教养黛玉倒是无妨,只是由老夫人给黛玉找一门亲事,能找什么好的?
但话又说回来,不指望荣国府给黛玉找一门好亲事,只借老太君的名字把黛玉“丧母长女”的事情遮掩过去,黛玉的夫婿还是自己找……
林如海动了心,看向黛玉:“玉儿,想去京城么?”
黛玉哭完了,擦干眼泪,也在林如海怀里看完了贾老太君的信,听林如海此问,当然是摇头:“我想陪着阿爹。”
小小的人儿说不懂事,也不懂事,说会察言观色,那功夫也是顶尖:“阿娘病重时,曾经拉着玉儿的手,说,阿爹总是一心扑在公事上,忙起来废寝忘食,一点不顾惜身体,倘若……倘若阿娘什么时候不在了,玉儿要代替阿娘照顾好阿爹,催着阿爹记得好好睡觉好好吃饭。”
听着小姑娘嫩生嫩气的话,林如海才压下去的悲伤又涌了上来,痛得心里都在滴血,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也落下了两滴泪水。
黛玉便拿出了小小的手绢,轻轻去擦林如海的眼泪:“阿爹不要哭,阿娘活着的时候就老是哭,哭着哭着身体就坏了。”
女儿越是懂事,林如海越是觉得这日子简直没法儿过了,别过头去,狠狠控制了一下泪水。
说真的,林如海究竟是探花郎,真想压着黛玉去京城,都不用过脑子,张口便能有一篇“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的大道理。
但是,林如海看向女儿,小姑娘眼中全是担心,那种……如果我不好好看着父亲,是不是有一天父亲也会和母亲一样,说撒手就撒手了的担心和浓重的不安。
虽然有亲戚关系,但她其实不怎么认识京中的外祖母,让她一个小小的人儿去一个满目都是陌生人的地方,也确实……很残忍。
何况,林如海也是真的不舍得。
“我再想想。”林如海吸了一口气,并没有把话说死,只柔声道,“玉儿先回去歇息吧。”
黛玉再是从小早慧,对政局的把握也差点意思,林如海一点口风不露,她自然不可能洞悉林如海动了送走自己的真正目的,自然也不可能明白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打消父亲那个把自己送走的心思。
没想清楚,索性就不做,只乖乖点头,从父亲膝盖上跳下来,对父亲行过礼后,才回自己房间。
林如海长出了一口气,这才拆起了来自大内的书信。
其实他大概能猜到信里写了什么。
他自到江南以来,铁面无私得让人害怕,盐税的成果当然是可观的,一个月前才往京城送了两船满满当当的白银,解了京城的燃眉之急,无论是朝廷的户部还是宫中的内库都得念他这么个好儿,这必然是皇帝写的嘉奖信。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