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63(3/8)
朝廷多出了这么多空缺,皇上理所当然想着开恩科,多召一些北方的有识之士入朝为官。此事本来该在明年办,但因为宋允知抽调人手,冯尚书忍无可忍前来告状,责怪陛下不能什么都紧着宋允知,宋允知的活儿重要,难道户部原本的活就不重要了吗?
冯尚书气势汹汹,皇上不得不将明年的恩科提前了,年前就办。
恩科举办之际,宋允知这边的活儿也接近尾声了。摆在他案头的是几本厚厚的“鱼鳞图册”,就是仿照后世画出来的。
萧宝玄依在宋允知身边,随手翻着地图:“有了这些,今后便真的能按照田产多少来收税吗?”
宋允知并未点头,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刻意引导萧宝玄,没有什么比教导一位君王更富有挑战性了,他委婉道:“若是陛下对税收一事分外上心,那三五年内应当是没有人使幺蛾子的。但长久下去也不好说,毕竟负责收税的是地方官吏,盲目加征田税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隐匿田产对于地主而言也不是难事儿,所以……”
萧宝玄情绪低落了些许:“所以,即便有了这些也不能一劳永逸,对吗?”
是的,宋允知心道,这本就是不公正的世道,想要靠着这点图册就让百姓免受压迫,根本不可能。宋允知点头之后,还在打量萧宝玄的神色。
出乎意料的,萧宝玄并没有难受多久,很快便振奋了起来,甚至还有一股莫名的自信:“无妨,我会督促父皇的。”
他们好不容易完成了南北一统,好不容易解决了郑廷,绝不能让悲剧再次上演。若是将来,父皇也忘了,只要他不会忘了百姓就行,他会比父皇,做得更好。
宋允知看出了点苗头,压住了嘴角,却还是露出了点笑容,看来他们这位将来的储君殿下很有魄力嘛。
“殿下,这次的鱼鳞图册只是个开胃小菜,接下来还有更重的活哦。”
萧宝玄目光坚定,不怕,他相信自己跟允哥儿会做的一次比一次好。
第162章 准备 婚事进行中
年关将近,宋允知几个人开始返程。图册已经绘好,新的税法顺利完成,等到明年,北方的百姓便可以按照新税发纳税了。
无地或者少地的百姓,身上的担子也能跟着清减许多。
政令直接下发到地方,百姓们虽大多不识字,可唯独这一篇政令他们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即便不认字儿,里面的内容也都背下来了。宋允知他们回程时,还有不少百姓大着胆子过来询问,明年是不是真的不用交丁税了?
宋允知坏心眼地将萧宝玄推了出来,让他应付。
萧宝玄任劳任怨地给他们挨个承诺,承诺朝廷确实改了税法,往后他们都不用再多交税。
虽然自己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萧宝玄并不觉得厌烦,只因他知道,这句话对每个人鼓起勇气过来求证的人都十分要紧。若是自己的一句话能够让他们安心一整个年关,何乐而不为呢?
又拖了几日,才到了长安,彼时长安城内刚下了一场雪,城内各处旅店都住满了前来应试的学子。朝廷开设恩科,不少衙门也添了吏选试,沉寂已久的北方学子都铆足了劲前来碰一碰运气,就连不少南方学子都不远千里来到长安城,为恩科拼一把。
若是能中,自然最好;若是中不了,回头还有常试,权当是为了后面的常试积攒一番经验了。
因为这些学子的涌入,长安城内的文气顿时浓郁了起来,城中常有文人学子开设文会。
南方来的学生本来不大喜欢跟北方学子有什么交集,南北分割这么久,各种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淡化的,南方文气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