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3/31)
撒了一圈漂亮的葱花。江同舟搓着被烫红的手指递给她筷子和勺子,并端来了一杯刚做好的美式咖啡。
他自己的就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千叶豆腐石锅饭,没有肉,也不见任何饮料的影子。
江同舟十分不好意思地说:“抱歉啊,学校食堂就这些,只能委屈姐姐你凑合一下了。”
“瞧你说的,我又不是古代皇帝,每顿都大鱼大肉的。”
关琮月好多年没吃过这样的食堂饭了,闻着倒是让人食欲大增。
她看了看江同舟的碗,忍不住用筷子给他夹了好几块牛肉跟虾仁过去。
“你在学校就吃这么点?也不给自己弄点好的。”
切成小块的牛肉被放进他的碗里时,江同舟坐在椅子上呆了好一会儿。
关琮月还以为这孩子是嫌弃她,于是道:“我这餐具可还没用过啊,你要是嫌弃我的话,我再给你点一份新的。”
江同舟赶忙摇头,“不是的……我就是,就是……”
他嘴笨,咕哝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关琮月看得出来他没有嫌弃她的意思,于是笑笑,让他别再耽误时间,赶紧趁热吃。
石锅拌饭就是得刚出锅的才好吃。
一顿饭下来,聊天话术异常高明的关琮月就从江同舟嘴里打听到了他的基本信息。
17岁,今年的大一新生,老家在年城西溪县,父母都是务农的,现在是自己一个人在京城上大学。
听完,关琮月对这个单纯的农村孩子多了几分敬佩。
京北大学面向外省,尤其是区县的招生,分数线要高出不少,而且还有名额限制。
他一个乡下出身的孩子,能考进京北大学,想必是吃了不少苦的。
说起来,她很久以前还去过年城西溪县。
11岁那年,为了让父亲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允许她进公司学习,关琮月特意创立了一个资助基金会,专门帮扶那些学习成绩不错但碍于家庭经济原因无法完成学业的乡村学子。
那些个小县城是真的贫困,各方面条件都要落后一些。
她当初作为资助人到访的几个孩子家里,无一不是家徒四壁,穷的揭不开锅。
那是关琮月第一次认识到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也是因为那,关琮月在资助基金会里投入了不少精力,资助过的学子超过千人。
后来她自己开了公司,同时还兼顾光盛集团的CEO,多方事宜一起占据了她的行程,关琮月便将基金会交给了手下人打理。
“你还没成年啊?”
关琮月忽的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一个成年人,居然蹭小孩儿的饭。
同时她心中涌现了一股罪恶感。
未成年,这可不好整了啊……
江同舟当即表示自己还有一个月就成年了。
关琮月一脸不信,就问他:“是吗?生日什么时候,我瞅瞅。”
江同舟老老实实报出了生日:“阴历十月十五号。”
关琮月知道不少地区的人生日以阴历为主,她翻了翻手机,发现下个月11号就是江同舟的生日。
这小子应该没骗人。
刚刚还有一丝罪恶感的关琮月心里忽然好受了很多。
她喝了口咖啡,视线在江同舟白皙光洁的脸蛋上打量,蓦地发现了不对劲儿。
“你是大一新生?”
江同舟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道:“怎么了,不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