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0(5/25)
了做生意咬牙置办了一桌酒席请人吃酒,当真是涨了见识,那次生意谈成了,酒席散的时候他带着七分的醉意打包了卤味。他踉踉跄跄出门,撞在了得味楼老东家的身上,是老东家搀扶了他一把,对他说小心,还找来了小二扶他出门。
出门在外,这么被人关切少有,贾重一直记在心里,想着下次来东洲府再进得味楼,谢谢老东家。
物是人非哦。
“我就说早点来!”
朋友大叫唤回了贾重的注意力,他定睛一看,跟着吓了一跳。
和他们想法一致的大有人在,三猴子路上已经人头攒动,他们只能够看到一个个背影,小餐车前面水泄不通,压根看不到今儿个卖什么,只能够闻到香味。
贾重和朋友对视一眼后迅速行动,拿出了抢货的架势钻进了人群里。
终于见到了小餐车的真容了,今天增加了一辆小餐车,车上摆了两个大簸箩,上面小山一样堆着金灿灿的丸子。贾重垫着脚看到餐车上挂着的牌子上写:素丸子,两个一文、四个两文、七个三文;豆腐荤丸子,一个一文、三个两文、五个三文。
“店家会不会算数啊。”
“就是就是。”
贾重也暗暗点头,素丸子两个一文钱,两文钱应该买四个,三文钱是六个,得味楼倒好,两文钱坑人、三文钱吃亏,不知道图什么。
“素丸子一个才多大,来两个三文钱的。”
贾重听到旁边有人小声地说:“三文钱划算,我们就买三文钱的。”
“不是说好了尝尝,花一两文就可以了。”
“但是三文钱的划算啊,来都来了,稍微花点吧,还可以带回家给孩子尝尝。”
妇人拍了丈夫一下,“你儿子牙都没长呢。”
季老三憨厚地笑着,他在人群中护着妻子,不让她被挤到,“让他舔舔,然后我们吃。”
福灵心至,贾重忽然就明白了店家的用意。
简言之就一句话啊,三文钱更加划算。
“我也要三文钱的素丸子,三文钱的豆腐丸子。”
贾重如此说,他觉得学到了点什么。
小吃摊前实在是太挤了,刚一开张就人满为患,后来来的索性也不往里面挤,就待在外面等顺便看看出来的人手上都捧了什么。
有了炸臭豆腐和昨天铁板豆腐的预热,今天三猴子路的人更加多,有昨天来过的,有昨天没来但身边有人来过的,还有听了一耳朵三猴子街的热闹要过来看热闹的。四字真言“来都来了”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处,好吃不贵,那就来点,只要是围观了小吃摊的热闹的,手上或多或少端上了点东西。
老角色铁板豆腐一定要尝尝的,新出的丸子要来点,那个鱼杂锅吃不起的话就单买卤汤串串,素串串一文钱一个串、荤串串两文钱,十文钱手上就能抓一捧,但吃过的推荐买二十文的串串。
既然出来下馆子了就对自己好一点,二十文的串串有个竹筒装的,可以让得味楼的伙计往里面加满卤汤。
串串吃完了那个卤汤一定不能够扔,回家下面条或者做个炖菜,香得咧,隔辈的小孩馋哭了,直囔囔让爹出去买。这个时候吃着炖菜的自己孩子大口吃饭,儿媳妇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事儿。
钱是花了,但钱是王八蛋,花了再赚。
人群中传来欢呼,好不容易买了丸子和炸豆腐,顺带抢到一个大份的鱼杂锅的贾重趁着大家都在围观抢到了个两个位置,准备等鱼杂锅来了和朋友在这里坐着吃饭。
树下摆了六张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