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7/23)
卫,并八、九个捧着托盘的太监。见到贾琰出来,为首的七皇子先笑道:“今日我们奉父皇之命特前来感谢贾公子的救命之恩。”
贾琰听了先向两位皇子行了一礼道:“见过七皇子,十二皇子。”
行过礼,他才道:“七皇子严重了,贾某身为大雍的臣民不过是做分内之事罢了。”
见贾琰这般,七皇子也没在多说什么,只冲一旁的太监挥了挥手。
那太监领命拿起托盘上明黄色的圣旨上前高声道:“荣国公之孙贾琰接旨。”
见是圣旨,贾琰撩起衣袍随之跪下,周围众人也纷纷跟着跪下等待圣上的旨意。
见众人都跪下后,这太监也不耽搁摊开手中圣旨高声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尔荣国公之孙贾琰勇救朕之十五子,可谓是少年英雄,一腔肝胆,朕闻其忠心可鉴,为栋梁之才,特此封为一等瑾忠子,赐良田百亩,黄金百两,钦此。”
听到自己竟被封为一等子爵,贾琰有些意外,但还是冷静地起身接了圣旨。
一旁的刘承璟听了倒是先激动了起来,心中暗暗为贾琰高兴道:“一等的子爵,贾弟这次的伤可算是没白受。”
另一旁,见贾琰接了圣旨,七皇子先笑着恭贺起来:“恭喜瑾忠子,瑾忠一词有品德高尚、忠心耿耿之意,可见父皇对你的厚望,也望瑾忠你今后不负父皇厚望,金榜题名,朝登大堂。”
听了这番话,贾琰谦恭地向其行了一礼:“多谢圣上厚爱,臣不过是一个粗俗之辈,当不得如此夸赞。”
看着身前向他躬身行礼的贾家子,七皇子只笑而不语,勉励似的拍了拍其肩膀道:“瑾忠不必妄自菲薄,父皇是个明察秋毫的明君,他说瑾忠你当得便是当得。”
言罢,七皇子又冲一旁的太监挥了挥手道:“和妃娘娘为感谢瑾忠你的救命之恩特意派来人带了礼来感谢你。”
一旁的太监听了立刻上前向贾琰行礼道:“奴才见过瑾忠子,奴才奉和妃娘娘的命向您道谢了,多谢瑾忠子救了我们十五爷。”
说罢,他又招来一旁端着托盘的小太监来道:“这是我们娘娘的一片心意,还请瑾忠子您不要嫌弃。”
只见三、五个小太监端着托盘过来,上面放着各色珠宝美玉,瓷器名物,绫罗绸缎,人参补品,最上面甚至还明晃晃地堆了一叠小金山,金山珠玉堆成山,一眼看去着实有些晃眼。
众人见了,心中都不禁感叹和妃娘娘的大手笔。
这太监也着实是个人才,此时面上堆笑道:“娘娘爱子心切,还请瑾忠子不要推脱的好。”
话至此,贾琰也没有推脱的道理,谢过和妃娘娘的心意后,便命墨砚收了下来。
见贾琰收了,这太监面上更是笑成了花从怀中拿出一枚玉佩道:“这是我们十五爷的贴身之物,将来瑾忠子您若进宫遇到什么麻烦,尽可以来找我们玉和宫的人。”
贾琰收之再次谢过。
见贾琰都收下后,那太监才算心满意足地带着人退下,他们这些当主子心腹太监的,最重要的事便是将主子的吩咐办好,办妥才是,瑾忠子能满意地收了礼,他们也算是不辜负主子所托。
等到和妃派来的人退下后,贾琰才算松了一口气,但他这一口气还未松下,便又见几个太监端着托盘走上前来。
对上贾琰询问的目光,七皇子笑道:“瑾忠你救了小十五,这些是我们身为哥哥的一片心意。”
这时一旁一直未开口的十二皇子也紧跟着开口道:“瑾忠你不必客气,你这次救了小十五,我们身为哥哥理应向你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