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6(17/22)
能活。她前世的身体不死,就无缘见识修仙的奇妙。她邪化的身体不死,就无法清白地涅槃。如今也是一样,若她不死,就永远要受制于她所活在的这方世界的天道……她必须在它之内“死”,才能于它之外“生”。
凌韵站在生命之外,世界之上,安静地俯视着一切,阅览完她的前世今生。
她俯视着她万里平静的心湖,看到水面之下那个渺小却愈发清晰的她,对她轻启唇瓣,问她,何为前世,何为今生。
凌韵淡淡望着藏匿一切的湖面。那里面错综复杂,有前世的她,也或许不止有一个前世的她,就像是芥子里套着芥子,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纠葛……谁也说不清谁是谁的外壳,谁又是谁的创始者。
但是她若放弃理解它们全部,只抓住其中极其微小的一个节点,便能从中清晰地理出一条线来。
前世今生,归其根本,是一段因果。
时间和空间一样,可以被高阶能力扭曲。但因果不能。
又或者说,有了因果,才有前世今生。
而其中,站在人的视角,正邪也由因果产生。
世人做善事,结善果,是正因缘;生了病,对症下药,也是正因缘。可若是有人,人生不顺,怨天尤人,甚至怪罪无辜的人,便有了错误的归因,促成邪因缘。
人生而弱小,总不免因无奈生怨怼,因无能生狂怒,因对世界认识不清而胡乱抓因果。
由于境界不足够,有人哪怕一生行善,遵循正道,也不过是像曜泽洞的人一样,把本该被自己消化的邪因缘,倾泻到别人身上。他们的因果在自己的道论体系里是自洽的,但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却漏洞百出,于世界来说,也是错误的因果,是邪恶源头。
这便是弱的罪孽所在——不明理,不识道,自信满满或无知无觉地犯下恶因,种下恶果。归因错误以致好心作恶的善人,和肆意行凶的恶人,对世界造成的伤害并无不同。
所以,归根结底,人和邪气息息相关,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人才是邪气存在的因,也是果。有因就有果,邪气生生不灭。
历任佛子所做的事,是用功德化解那些邪因造就的果。但功德无非是前世种下的善因,结成的果本应开遍九洲四海,却聚集在一人之身,用来化解邪果,过程中,邪气不免在九洲四海滋生。
可以说,佛子们所做之事,不过是牺牲一人一世,人为插手,去平衡这世上的正与邪,不让邪果聚积爆发,造成过于惨痛的劫难。
这是个无奈之时行之有效的办法……却不能拔本塞源、一劳永逸。
静善大师是亿万年来悟性最佳的一位佛子,她曾经深刻地看透这一点,并试图解决。
放邪气入元神。凌韵至今才知,静善大师的方法,其实领先她几万年,已然走在正确的路上。
黒舍利不是生灵,没有识府,所以当它化作宗门,天下都在它囊中。那么若是人也没了识府呢?
黒舍利没有灵魂、没有元神,却不会溃散,保持着完整的记忆和神志。为何人就不能?
修仙界的共识是,人没有识府没有灵魂,就死了。
但修仙界还有个共识:飞升只是个传说。
若要打破第二点,是否也应该推翻第一点?
或许曾有人想过,但从未有人敢于尝试——至少没有人成功过。静善大师曾打破识府,纳邪气入识府,也纳万物入识府,可却在第二步失败了——她死了,却终究是死了。
而现在,凌韵需要悟透静善大师打碎修仙者亿万年来视为最后防线的边界,却最终没能悟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