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规则怪谈(3/3)
稀奇:“让这些庄户们读书,难道还指望他们读出个状元榜眼不成?”黛玉就仰脸看着贾琏,露出明艳的笑意:“纵使不成状元榜眼,只学个三字经,也有个三四百字在腹中,将来在庄子里务农,受庄头欺压了,知道去找主人上告,去外头做工,纵使做不成个账房,做个识字的跑堂,也能多得些银钱,何乐而不为呢?要是真走运有个过目不忘的状元榜眼之才,资助他三五百两的银子,写一封推荐去哪个书院的书信,扶出一个国之栋梁来,不也是林家的阴德?”
贾琏有些怔然,想说阴德这种事虚无缥缈的,佃户们真要识字了,眼界开阔了,他们不老老实实种地,于林家又有什么实在的好处呢?
可看黛玉这样一派天真,想想林家上上下下那规规矩矩的家风,那书香门第的做派,竟觉自己不配点评起来。
只好陪着黛玉看庄子,完事了,黛玉还让贾琏折了两枝高处的桃花,笑着说:“我们已是踏过了春光,阿爹却是案牍劳形,就拿两支桃花去给阿爹插瓶,权当也给他看看春光吧。”
贾琏确实没甚文化,但“美”之一字出于天然,加上贾琏从小被贾母养大,审美情趣是在的,看粉雕玉琢的黛玉抱着桃花,一时恨不得拿支笔把这样美好的样子画下来。
当然,心头也有些凛然。
六岁的黛玉尚且知道有空需去庄子里巡一巡看一看,虽然过来玩的成分占了大头,但主人能来看一眼,也能避免庄头过分欺负了庄户,田地能及时得水灌溉,对庄子里的收成多少也心里有数,可是荣国府有多少年没有正经主子去庄户上了?
谁当家谁知道,荣国府各个庄子的产出可是一年不如一年,到底是年年遭灾,还是年年遭人祸?
就是这两支桃花,并没有博得林如海一笑。
终究是黛玉的一番心意,林如海还是找了个瓶子插了,就是插了之后一脸遗憾地给贾琏说:“我原意是多留琏儿在江南住两日,也感受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如今……也不知留得是福是祸。”
贾琏都惊了:“姑父何出此言?”
林如海唏嘘一声:“朝廷出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