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件事(3/3)
后一个眼色使给李纨,要李纨也帮忙讲两句。李纨不想讲,李纨觉得守孝和读书不矛盾,读书人家里还就爱讲个守制读书,并且宝玉去江南读书也没错,如果不是贾兰年纪太小的话李纨自己都想送贾兰去。
但探春领会了王夫人的意思,才张了张嘴想帮腔,突然心头一个念头闪过,于是喉咙滚了滚,但仅限于喉咙滚了滚。
宝玉就没这么多顾忌了:“老祖宗,反正我不去,我在家里又不是没有读书,江南的师父再好,家里的师父也不错啊。”
就这话,李纨的嘴角不可控地抽了抽。
家里的师父也不错,这……你是怎么硬着头皮夸出来的!
但不重要,宝玉还有下半句:“何况,我也舍不得离开老祖宗……”
贾母搂着宝玉,看看王夫人,又看看李纨,看完了,王夫人捏着帕子,按了按眼角。
贾母就知道,王夫人和自己一样,想起贾珠来了。
贾珠能十四岁进学,其中当然少不了有当年还在京中任职的林如海的提点,连贾珠的老师都是林如海介绍的,就这点,王夫人纵使曾经和贾敏关系一般,也得记林如海的情。
但在王夫人心里,贾珠的早逝,一大部分锅是要甩给读书辛苦,师父对贾珠严苛不说,贾政有事没事就吓唬孩子,硬把孩子吓唬坏了的原因在。
这会子,王夫人膝下虽有孙子贾兰,可她素来不喜欢李纨,自然也不会喜欢贾兰,几乎把宝玉当了个命根子,要宝玉去江南读书搏什么前程?
搏个屁!不准搏!
我现在可就剩下一个宝玉了,你可别再让他读书给读虚了,回头再一病去了,我靠哪个去?!
但,王夫人能如此想,贾政就不能了。
贾政送走了贾雨村,回来再研究了一会儿林如海的信,简直恨不得亲自到江南去拍一拍林如海的肩,来一场“还是妹夫懂我啊”的抱头痛哭和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