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3/26)
发生了多少遍,郑廷知道这些百姓理解不了自己,他们也是被人愚弄、利用,不知道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但是每每看到他们为了杀自己前赴后继,还是会止不住的绝望。纵然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过去,自己在这些人心中仍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又一日,郑廷突兀地收到了他母后的来信。
母后听闻途中不少百姓遇害,有些还是耄耋之年的老者被杀,于是便写信来劝,让他善待这些百姓,别再杀人了。
郑廷伸手盖住了眼,看吧,连母亲也觉得他面目可憎。
郑廷叫来邓将军,询问道:“王新还没跟上来?”
邓将军一看机会来了,迫不及待地上起了眼药:“一直没跟过来,陛下待王将军情深义重,可王将军的小心思却多得很,没准已经跟林祁盛一样,已经悄悄投靠了齐国也未可知。也只有咱们这些人,才满心只惦记着陛下您的恩情。”
郑廷冷笑,对自己身边的人也感到了绝望。都是些挑拨离间、争名夺利之人。王新是有点小心思,但还不至于这么快就背叛他。
只是……他这个皇帝做的着实失败。
郑廷也没有为此苦恼什么,只是留下了一道召令便让王新离开了。
良久,郑廷望着虚空露出了略有些得意又苦涩的笑。
他失败了吗?或许还没有。
两日后,光州收到了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齐国皇帝死了,死于自裁。但是临走之前,齐国皇帝还下了一道诏书,他已将他的财宝妥善安置好了,只要有人能杀掉夏国的世家权贵,即可拿到他的财富,杀一人得百金,杀的越多,拿的越多。
与此同时,一本记载夏国世家大族的名录在民间悄然流传开。
第152章 更迭 王新上位之后
宋允知叫人核实过,消息是真的。
齐国那群起义军禁不住诱.惑,为了当皇帝将郑廷看成了眼中钉。本身夏国就一直在挑拨离间,后来又有他们自己的起义军首领挑唆百姓与郑廷之间的关系,以至于百姓们对郑廷深恶痛绝,即便不要命也要刺杀对方。
回长安的途中,郑廷经历了不下数百次的行刺,规模有大有小,一轮接着一轮,让人身心俱疲。但尽管如此,郑廷也没有死在这些起义军人的手里,他死于自裁。
没有人能够要的了他的命,除非是他自己不想活了。且临死之前,郑廷还摆了夏国的世家大族一道。
宋允知也拿到了这份记载夏国世家大族的名录,记载的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了,这也是宋允知百思不得其解的,郑廷究竟哪儿打听到这么详细的名录,真就是一个不落了。
他这几十年的筹谋,可真是一点也没浪费啊,照着这个名单一路杀下去,真能将整个夏国的世家都杀干净。
郑廷本人财富有限,但是他带人攻占了北戎之后,继承了北戎的全部遗产,尤其是北戎皇家的私库,那里面的财宝可不是一场、几场战争就能花完的。有这样的财富在前面吊着,只怕夏国这些世家大族们得日夜不得安心了。
世上从来不缺穷凶极恶之人,也不缺极端仇富之人,正好郑廷给了他们借口,为百姓诛杀为富不仁的贼寇,杀完了还有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金银财宝,对他们而言简直一本万利。可以想见,接下来齐国民间跟夏国官场得有多不安定。
宋允知又是遗憾,又是感慨。真不愧是郑廷,死了还不忘要杀世家了。虽然生前没有完成目标,但是死后还能让世家大族提心吊胆,除了他再没有旁人了。
要说郑廷输了,真不至于,纵使人心尽失,他也还是那个眼里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