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2/26)
然放出来便得兑现,此事陛下也不信任旁人,刚好宋允知走马上任,正需要多做点实事。与其让他在衙门里头处理文书,还不如将其派出去。宋允知欣然接下这差事。
下朝之后,宋允知身边已经围满了人。
宋允知始终扬着笑脸,让人挑不出错。
陈素与有荣焉地看着自家弟子,回想他从垂髫小儿长成如今玉树临风的模样,陈素心中的自豪与成就感不言而喻。他当初收着孩子为弟子的时候,也没想过他能取得今日这般成绩。
他成长得比陈素意料中的还要出色,他做的那些事也让陈素再次燃起了希望。能教出这样的学生,既是他之幸,陛下之幸,也是夏国之幸。陈素已经年迈,但是能在这样的年纪看到夏国再次有了变化,让他这颗已经苍老的心再次回温,或许,以后真的会不一样。
宋允知感受到了先生的目光,这下终于能光明正大地转向先生,促狭地眨了眨眼。
陈素没舍得再瞪他,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都是做丞相的人了,怎么还这般小孩子气?
国子监一系的人对宋允知都格外亲近,尽管国子监既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学生,但是在陈素的教导下,他们更认同自己国子监学子的身份,而非家族出身。
身份认同变了,立场自然也变了,宋允知作为国子监出来的神童弟子,理所当然受到了众人的关注支持。其他的小官儿也愿意给宋允知还有国子监一个面子,纷纷上前恭贺。
冯尚书望着万众瞩目的宋允知,再联想到自家还留在江南的儿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儿子当然也是很优秀的,不比他当年差,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跟宋允知比起来,所有的年轻人都差了一截。
“终究是比不上啊。”冯尚书感慨了一句,却发现旁边的礼部尚书脸色比他还要黑。
冯尚书凑过来,小声询问道:“陈素难道要进礼部?”
没听说啊,今日陛下也就给了陈素一个太傅的虚衔,虽然地位尊贵,但毕竟不是实职,他们也可以接受。陈素那家伙一向很得陛下信重,跟他弟子差不了多少。陈素若是想动,那首选肯定是礼部,那礼部尚书估计要让位了。这两人之中,陛下必然更偏心陈素。
礼部尚书摇了摇头:“他应当没这个心思了。”
陈素年纪大了,这些年光是国子监的事情,就渐渐让他力不从心,大概没什么心思去外头搞事儿。
冯尚书好奇道:“既如此,你还担心什么?”
礼部尚书欲言又止,没有陈素,还有陈素的大弟子孟溪啊,这家伙跟宋允知是同门师兄,别看表面上没什么联系,但是只要陈素还在一日,他们两人便天然地被绑在了一块。近来孟溪上升势头也猛,陛下又是个喜欢提拔年轻人的,没准那日灵机一动,就想让孟溪顶替他的位置。
被陈素给拉下马,虽然不高兴但也没什么办法;可若是被孟溪拉下马,那也实在是太憋屈太窝囊了。
宋允知这拨人,升得太快了,快要把他们这些前浪都拍死在沙滩上了。最可怕的是,他们除了抱怨两句,再没有别的法子,只能眼睁睁看着旁人扶摇直上。唉……偏他们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出宫后,宋允知回了住处。前些日子夫人跟父亲给他寄了一笔钱,让他在城中挑一处好宅子买下,不过这钱如今是花不出去了,陛下今日还给他赐了一座府邸,他们一家人住,足够了。
赐宅子的毕竟只是少数,陛下如今对施恩比较吝啬,除非真的立了功,否则轻易不会许出有价值的东西。京中多的是没有宅子的,眼下还不得不花大价钱从朝廷手里或者中间人手里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