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2/27)
宋允知磨了磨牙,这死老头,都这个时候了,还想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宋允知语气也尖锐十足:“唐丞相还真是看得起下官,下官若真有这份本事,当初也不会被逼出京城了。”
唐郢没想到宋允知反应这么大,这小崽子,在光州翅膀长硬了,连旁人的实话都听不得了。
两边气氛不大对,还是黄御史顶着压力出面调和了一句:“外头还有齐国士兵,别叫他们看了笑话。”
宋允知冷笑着收回了目光。
但很快他也笑不出来了,第二天,郑廷一反常态地召他进宫。
夏国使臣有些激动又有点儿谨慎地盯着宋允知,怕他不进宫给自己奔走,又怕他心思不坚定,彻底倒向齐国。
只有江亦行一人担忧,即便允哥儿带了两个侍卫同去,可是真出了事,两个侍卫又有什么用呢,终究双拳难敌四手。
宋允知进宫一路通畅,路上连个拦他们问话的守卫都没有,待抵达郑廷殿内时,也无人搜身,就连程武跟卢蒙也被允许放行。
郑廷身边也只有零星几个守卫而已,似乎一点儿不设防。
宋允知却不敢小瞧了对方,一年不见,郑廷变化不小,没了刻意的伏低做小,整个人犹如利剑出鞘。只是锋芒太露,未免叫人生畏。
郑廷也在打量宋允知,他是真的挺喜欢这个年轻后辈,机灵不说,还有一颗仁善之心,这是他在任何一位高官身上所不见的。既然想诏安,郑廷也就开门见山了:“朕与你交情不浅,先前也是因你之故才击溃了北戎皇室。你若愿松口,朕即刻给你封王拜相。”
郑廷目光转向程武、吕蒙:“他们二人也可拜为上将军。”
宋允知轻笑:“不成。”
郑廷面色一变,咬牙:“为何?你那位皇帝主子有什么好?”
宋允知无奈摇头,陛下虽然有点软弱,但是好歹不会喜怒无常,而且陛下是真的心怀天下。他是能力不够,但也尽己所能肃清吏治、启用寒门、打压世家。若不然,国子监不会放任这些寒门弟子读书。
软弱可以改,但是残暴只怕是改不了了。
“您若是惦记此事,今后大可不必让我过来,忠臣不事二主,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又怎会背信弃义?”
郑廷欣赏他这份忠义,但同时又觉得对方看不清局势:“恩重如山?也好,那便让你看个分明。”
郑廷挥手让人将宋允知给请了下去,但没让他立马回去,而是命他在宫中用膳后,再由十来个宫人风风光光将宋允知给护送回别庄,更允许他们写信回建康,由齐国代为转达。
宋允知回去之后,别庄中便人心浮动。
他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甚至能猜出他们信里会写什么。郑廷那个疯子,不过是想看着他跟陛下反目成仇,想让他彻底失去圣心。若是换了别的皇帝,宋允知没准还真着急,但是他们陛下么,宋允知总觉得他不会那般昏聩,更不会被郑廷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不是宋允知盲目乐观,而是基于这么多年他对陛下的了解,更有陛下对他不问缘由的支持。
这一晚,别庄气氛竟比前一日更紧绷了。等到了晚间,王新待人捉走了吏部侍郎一名御史,当着众人的面处决了。
唐郢前去质问,王新也只说他们写了不该写的东西。
等到王新离开后,唐郢冷着脸质问当众可有人知道他们二人写了什么,黄御史哆哆嗦嗦地站了出来:“他们,似乎说了宋知州叛国。”
众人皆静,这就很耐人寻味了,齐国人这是在给宋允知出气?
宋允知一阵心累,他就知道郑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