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7/27)
。”“有什么好怕的,我们可不像你,自来了长安之后便畏畏缩缩。”礼部郎中横看竖看都看不上江亦行这样的怂货。
他们骂人骂得有理有据,不信郑廷还能拿他们怎么样!
江亦行见他们执迷不悟,也不好多提,言语过多没准连他都得被打成乱臣贼子了。
不想报应来得太快,他们前脚骂人,后脚住的别庄便被郑廷派人团团围住了。
众人这才慌了神,跑去质问林祁盛意欲何为。
林祁盛其实也不爱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可是没办法,他接了这个活总不能不做吧。林祁盛对夏国人还算客套,态度也不似郑廷那样恶劣,甚至还安抚了两句:“诸位大人莫慌,半月后乃是我们家主子登基的好日子,还望诸位大人安心在此处修整,待到登基大典结束之后,一切好说。”
鸿胪寺卿见他们真要将自己给关起来,连忙道:“既然贵国有事要办,不如放我们回夏国,我等在此叨扰大半月,早就该回去了。”
林祁盛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他哪里敢放?
夏国众人一看这模样,心都沉了沉。
看来此事是不能善了了。他们被关着,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甚至连写信送回去都不能够,天知道他们有多想跟自家朝廷联络上。他们不得出去,可是长安城里的消息却能一样不落地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郑廷如期登基,在长安皇宫中自立为帝,尊其母为皇太后,大肆封赏官员,一应规章制度跟夏国相同。
如今北方不称北戎国,而是叫大齐,自从郑廷称帝之后,年号也成了建元元年。
江亦行这些日子瞧着,他们的使臣团都快要疯魔了。他们越疯,江亦行越是担心自己的处境,郑廷到底是想要把他们逼到何种地步?等达成目的之后,又会对他们如何?
这些消息确实都是郑廷特意让人传过去的,他不怕这些人听到自己筹备登基,更不怕这些人恨他,就怕恨得不够。
闹事的话,最好是对方先闹出来,他再回击,也会显得有理有据。其实郑廷是不介意直接朝南边打过去,甚至直接将这些使臣们拉出去砍了,是他身边这些属下总是劝说,郑廷纵然再忍耐不住,看着他们的面子上也都先忍让几分。
郑廷这般无所谓,却将夏国使臣给逼得快没了章法。任凭他们再闹,对方也不曾松口放了他们。
最终郑廷顺利登基,夏国朝野顿时掀起一阵腥风血浪。
使臣那头丝毫消息也没透出来,朝中官员对此意见非常大,甚至闹着要让陛下治他们的罪。当初派他们过去就是为了和谈,眼下谈都没谈一句,真是丢尽了他们泱泱大国的脸面。
众人将其归咎于是鸿胪寺卿不争气,觉得若是换了他们,想来结果应当不同。
有时候,皇上真想将他们的蠢脑袋挖开来,看一看里面是不是塞的都是浆糊。使臣不传消息,分明是被限制住了,那郑廷显然没有要同他们商谈的意思,他之前准备粮草果然没有做错。这称帝之后,说不得就要同他们开战了。
皇上反而担心鸿胪寺卿他们会回不来。那都是他的臣子,如今被人辖制,他怎能不担心?
宋允知也担心,他主要担心江亦行。郑廷这家伙不能用常理来推断,江亦行若是出事,宋允知得后悔死,后悔当初没有拦住他,还让他以身犯险。
纠结一番后,宋允知还是私下给郑廷写了一封信。两国合作已经结束,他知道私下联系郑廷不好,但是为了江亦行,宋允知不得不试一试。
不管怎么说,他跟郑廷还是有过几回交集的,甚至还给对方出了几个主意。宋允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