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27)
多年来积攒了无数的经验。其实他也不想瞒着家里人,只是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宋允知并不想要闹得满城皆知,不论是他还是夫人,都不能保证这件事情一定能办成,先低调着吧,以后有的是高调做人的机会。
隔了两日,唐懿再次进宫给皇后娘娘秉明书院情况。
皇后留了唐懿在宫中用饭,到了午后,二人闲聊时,不免聊起了家中事,在允哥儿身上可聊的话最多。允哥儿不仅是状元,更是萧宝玄的好友,皇后待他还是很有几分偏爱的。爱屋及乌,大抵如此。
唐懿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不动神色地给允哥儿助攻。
当天,陛下依旧在皇后宫中用晚膳,萧宝玄也被叫了过来。皇家虽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可是皇上在与自己妻儿相处时却甚少顾忌这些。
帝后二人聊了一会儿,话题便歪到唐懿一家去了。
唐懿提到,宋允知先前在北戎时,留意到北戎王室争斗不断,大王子性情暴戾,穷兵黩武,且对燕国垂涎已久,于是便设计策反了二王子。大王子一直怀疑此事乃是宋允知所为,之前甚至派人前来盯着他。宋允知起初不知,后来无意中窥见他们跟国子监的北戎学生有交集,这才确认了他们就是敌国的探子,还是专门冲着他来的。好在北戎如今吃了败仗,大王子的人手才渐渐撤回去了。
也是直到那些人离开后,宋允知才敢将这些事情跟自己家人说。
皇上一听自己钦点的状元郎受了这样大的委屈,立马添了许多怒火:“这北戎真是欺人太甚,小神童怎么当时也不报上来?”
皇后安抚道:“当时他不过是国子监的一个学生罢了,人微言轻,即便闹出来又能如何呢?”
难道夏国还能因为这点小事便与北戎兵刃相接?
话虽如此,但是皇上还是不舒服,小神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经历了这样危险的事儿。
萧宝玄虽然不知道母后为什么提这一桩,但还是聪慧地接过了话:“允哥儿挑拨北戎王室这件事,我好像也听三皇兄说起过。数年前,北戎那位二王子还曾是大王子的左膀右臂,很是衷心,能力也不错。允哥儿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叫他们反目成仇,如今北戎王室乱成这样,允哥儿功不可没。”
真正的好朋友,就得无条件支持对方。哪怕不知道允哥儿想要做什么,先给允哥儿说几句好话、揽一揽功劳,总是错不了的。
皇后与萧宝玄一唱一和,还真叫皇上动了别的心思。
他最为难之处在于宋允知的能力,他自然相信这孩子在读书上面天赋过人,但是别的事儿就不好说了。眼下皇后提及旧事,叫皇上对宋允知有了两条更加清晰的认知。
其一,这孩子对北戎深恶痛绝。
其 二,这孩子能搅得北戎天翻地覆。
皇上心头火热,这不正是他要找的人才吗?他不需要安分守己、只知道读书作诗的官员,他需要的是能够抵抗北戎、甚至歼灭北戎的人才!
不安分,喜欢挑事儿的才好啊,放出去嚯嚯北戎,岂不正合适?宋允知的确不是武将,更不是帅才,但倘若他能将这份聪明劲用到北戎身上,无疑是对朝政更加有利。
皇上心中拿定了主意,却也什么都没说,只是安安静静地跟皇后还有宝玄用完了晚膳。
第二日,皇上便开始筹谋着为宋允知造势了。他让人将宋允知与钟离在翰林院的表现大肆宣扬,故意捧高宋允知,拉踩钟离是个只知道讨好上峰、只知道拉帮结派的小人,实则庶务方面一窍不通,若是真刀实枪地与宋允知比,定然被比得一文不值。
翰林院官员对这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