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30)
第51章 教学 周边百姓来国子监学种菜初八这日,天气比前两日还要冷上几分。
天还未亮,国子监守门的小吏裹着厚衣裳刚到正门处,便看到门前多了好几个人在地上围坐取暖。他吓了一跳,如今才卯时,外头天还黑着呢。
再提起灯笼一瞧,后面贴着墙根坐了一排人,一路看过去大概有一百来号,乌泱泱的,再往后便看不清了。
小吏瞬间清醒,这会儿离得最近的一个老汉也醒过来了,连忙起身跟对方说明情况,他们这些人都是京畿周边一带的乡里人,今日是特意过来学种菜的。
小吏自听得愣住:“你们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老汉憨笑道:“都不一样,家住得近点儿刚来不久,我们离得很远,前儿便动身了,昨儿晚上就到了京城。略歇息几个时辰便过来守着,生怕来晚了。”
更细的话他没说,实则他们几个村的人来了之后也不敢先到国子监,生怕来了没有地方给他们待,更怕国子监的人见到他们提前来觉得烦,怎么都得麻烦人,遂特意寻了个破庙凑合了一晚。他们这些人没一个去客栈住宿,客栈贵,住一晚得足够他们吃在乡下吃用好半个月了。
小吏见他们冷得直搓手,心里也着实不是滋味儿,叫他们在这儿先等一等,转身便跑去经师堂了。
没多久,他便带着两个助教跑回来了,还将这些人引到国子监的大殿中先休息休息。如今外头天寒地冻的,助教还真怕将这些人给冻出个好歹,若是真的病了,好事儿可就成坏事儿了。
膳房的大师傅也早早地就被人给吵醒了,动火的声音太大,等他睡眼惺忪地从屋子里出来发了一顿火后,方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方才膳房得了吩咐,说要熬几锅热粥,再送些热水过去给那些乡下人备着。
大师傅被人早早地弄起来,心里也有点闷气,一边看他们干活,一边嘟囔:“正经要做事的几个学生没见到人影,咱们这些做杂活的反而都被使唤上了,这叫什么事儿?一群乡下人罢了,给他们喝口水就不错了,还熬粥?”
一年轻的助教经过,恰好听到了这声抱怨,气得直接调头走人。怪不得国子监有先生要将这人给换掉,想请新来的几个师傅做主厨。看来,还是先生们慧眼识人,这大师傅眼高手低,毫无同理心,在国子监应当待不长久了。
尽管大师傅不乐意,但是膳房的其他人还是不敢耽误,连忙就将热水给送来了,粥也在熬煮,没多久也一道送到大殿中。
众人排着队领到了一碗热乎乎的米粥,被冻得僵硬许久的身子终于暖和了起来。他们不敢跟国子监的助教们多打听,甚至连开口问话都觉得不好意思,等三五成群地坐在一块儿后,才敢小声地讨论起来。
“方才天黑,只瞧见外头的路铺得好,别的都没瞧见。这样好的路,我在县城里都没怎么见过。”
“路算什么,这大殿才好呢。”
众人都记得自己先前被带进来的时候是如何诚惶诚恐。这地方,跟皇帝陛下住的宫殿差不多,虽然他们没见过皇宫,但感觉也就如此了。地方大不说,还格外有气势。怪不得这里的读书人日后能有出息呢,整天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读书,耳濡目染的,哪里是他们乡下孩子能比的?
其实他们乡下孩子也是有能来国子监读书的,但都是非常聪明那一拨,生下来就得是人尖。他们村里没有,不过同县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考进去了。这样拔尖儿的孩子,一百个里面未必能有一个,但是到了这国子监中,也只是寻常。
等到宋允知照常起身后,才听三皇子急急忙忙领着萧宝玄跑过来,说那群人已经提前赶过来了,如今在讲学的大殿